English

编辑眼中的作家

1998-10-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陈洁 王洪 我有话说

“编辑和作家,有点像穴头和走穴演员。后者红之前,前者挑后者;后者红了,后者挑前者。”这是某主张先锋的文学杂志编辑的“业内真言”。出版社和文学杂志常常称:作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那么,他们的真实关系如何呢?

上海的《小说界》是文学杂志中的“四小名旦”之一,在上个月的创刊100期活动中还被文学评论家雷达誉为有“宽泛的兼容性、较高的审美性、占尽上海地利”的好刊物。他们对稿件、对作家都勤勉得让人感动。小说编辑修晓林介绍说,他们实行一个编辑“盯”几个作家的办法,每人都有几个熟作家,对他们的创作动态了如指掌,“该出手时就出手”,保证好稿件尽量“不肥外人田”。一来二往,编辑和作家常常会成为朋友,编辑对作家往往也给予创作之外的帮助。内蒙古作协副主席冯苓植陪半瘫的妻子去上海治病,整个过程中修晓林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别的几个编辑自始至终都陪伴相助,他们把这也当作工作的一部分了。当然,作家对刊物也是有选择的,依据大略有三:经济利益、刊物的品牌知名度以及与编辑和刊物的交情,其中第一因素越来越明显。一般来说,不知名作家急于发表,重名轻利;知名作家反之,比如最近《小说界》发的一个重头稿,就应作家本人要求,稿酬标准高于普通稿件。修晓林认为作家的劳动应该得到承认,作家有时会对刊物提种种要求,他对此表示理解。《小说界》自投稿多,但大多只是“习作”,够不上发表水平,所以他们以约稿为主,一旦发现创作苗头好的作家,便与之联系约稿,当然约来的稿件若质量不过关,他们也照“毙”不误,毫不留情。

文学杂志“四大名旦”之一《当代》的副主编汪兆骞介绍说,一般文学杂志都有自己的作家群,其数量和质量以及稳定程度直接关系到刊物的水准,以《当代》为例,张炜所有的好小说,如《古船》等,都是在《当代》发的;山东尤凤伟的五十年记,王蒙的长篇等都首选《当代》。作家对刊物的选择,一是看其发行量以及办刊宗旨、风格、刊物的地位、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第二就是看刊物的信誉,合作是否愉快等。《当代》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固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发行在10万册之上,这些都是明显的优势。《当代》相对比较照顾老作家,如李国文、从维熙、冯骥才、刘心武、秦叔阳、蒋子龙、张贤亮等,只要稿子达到发表水平,会有所优先。但他们对名作家并不迁就,曾经退过好几位著名作家投来的稿件,包括一向合作很好的张炜的《九月寓言》。退稿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文章风格、内容与刊物不合,也有的是在稿件处理上意见有分歧。有些知名作家在发稿时,往往会对稿酬、版面有要求,对此,汪兆骞表示可以理解,但不可以牺牲自己刊物的风格去迎合作家。南方某著名作家的一篇反响很大的稿子原定在《当代》发,作家要求发头版,并用大号字,结果最后该稿发到别的头版去了。《当代》坚持自己,不为所动。因为对名家一概来者不拒,会冒两个风险,一是名家也写三四流稿,这样保证不了刊物的水平和质量;第二,对作家太迁就,对其本人的创作成熟也没好处。说到同类杂志之间的关系,是有合作有竞争,竞争还很激烈,《当代》在其中有胜有负。胜的像《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他们最初一听说写历史、战争题材的周梅森转为写现实题材了,马上与其联系,在其创作过程中提意见和建议,周的两部作品影响都很大。失之交臂的如《南方有佳木》,本来王旭烽主动找到《当代》约定好了,后因浙江某出版社提出一些优越条件,如附带出作者别的集子等,这些优厚条件,《当代》做不到,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不过,这并不影响刊物和作家的友好合作。最近,王旭烽的中篇《苏堤春晓》就在《当代》头条发表了。相对于作家来说,无名作者自投稿的数量大,采用率却低,约摸为2—3%,在同类杂志中还算高的,因为《当代》每期都推出新人新作,这部分基本上都来自自投稿。汪兆骞说,编辑对作家不能像煮饺子,冒出一个捞一个,而是有发现培养的任务。邓贤最初的来稿难免生涩、幼稚,但他们发现他构思、题材都好,便帮助其修改、完善,后来他的《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等都获了政府奖。阿来的《尘埃落定》也是这样。

同样作家资源丰厚,也同样注意培养新作家的是《十月》,小说编辑陈东捷有几个作家朋友。他说作家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出名前在编辑部见了谁都叫“老师”,“老师”的修改意见全听,出名后态度有恭倨变化不说,发稿还提各种要求,还有的被退了稿后就再不怎么打交道了,等等。但他还是认为,编辑和作家不存在谁欺谁压谁的问题,不妨态度平和一些地交朋友,对无名作者也好,知名作家也好,都是为了工作,没必要分个高下。他的几个“工作对象”如作家李贯通,现在已成了他的私人朋友,因为工作,也因为是山东老乡,性情相投,一喝酒就熟了。他印象比较好的还有铁凝。铁凝的成名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就发在《十月》。有次一起吃饭,陈东捷便顺带向好脾气的铁凝约稿,后来不久她便主动来电话,说稿子写好了,寄上,“如果不行就退回来”,全无傲慢骄气。陈东捷说,并不是所有作家都计较稿费或文章发在什么位置。对于计较的,他认为其实没这个必要,但还是表示理解。他偏重那些相对年轻、创作势头好、写作状态稳定的作家,这些人约稿一约一个准,有的作家,如王安忆、池莉、铁凝、迟子建都比较稳定,几乎每篇稿子都保证在发表水平之上,他们基本上是来了就发。对于自投稿,编辑很自然地是先看一下作者和信,也很自然地会对熟悉的名字(名作家)多注意一点,对于大量不知名的自投稿,虽然采用率不过1%,虽然有时都不一定看完,但对其中有潜力的,他还是回封信,或者也尽量发表,鼓励一下。他觉得文学创作个人化也好,写实也好,总应该生动、流畅、好看、言之有物能抓人。现在文坛多元化,要像当年刘索拉那样一举成名,产生轰动已不太可能,而且,文坛现状并不尽如人意。问到去年以来给他印象深刻的好作品,他除了想到池莉的《来来往往》和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外,一时还真想不起谁来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编辑和作家多数情况下是站在同一立场、一个战壕里作战的,而另一面则是评论家。评论家对作品口诛笔伐,作家对评论家大肆攻击之时,编辑总是偏向于作家的,哪怕有时作家对编辑的态度不怎么好也一样。这或许是因为编辑本着更善意更良好的愿望希望作家成熟,文学繁荣,或许仅仅因为,作家是刊物真正的“衣食父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